“颐和园路5号”:傍母校卖情怀的背后,是狂敛智商税的居心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10-09浏览次数:523

/袁媛  责任编辑/殷宇翔


新闻:时值北大120周年校庆,2018年4月9日,北大校友王梓一篇名为《我把北大徽章上的红色做成了口红,献给颐和园路5号的你》走红社交媒体。但随后,此款被命名为“颐和园路5号”的口红因产品疑似三无、未获官方授权、剽窃他人创意而从销售平台下架。

──第一财经日报4月10日


网友评论:@Berial:打着情怀的幌子,赚着同门的钱,原价几块的口红了解一下?


本刊评论:借拥北大周年校庆之际,“精心”挑选出DIOR999作为北大红的代表,委托上海国妆调制“专属”北大女生的口红色号。王梓的这张情怀牌,打得别具匠心、不落窠臼。可当牌出手之后,预算好收渔翁之利的她,果真得偿所愿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差点被自己感动的北大毕业生,自称是无所不能的女战士,毕竟贴在她身上的标签,“每一个都足够耀眼”。可是,难道就因为自身成就可圈可点,便可以通过无限标榜自己来赚取目光,来利于口红的推销吗?王梓不吝用90%的篇幅虚实结合地过度包装自己,只用最后10%的篇幅概述口红营销的事实,无非是想在兜售失去这些附加条件便出现营销冷场的商品同时,也为自己涨一波粉,借机走红。


其实,在如今利益至上的时代语境下,类似于此的营销手段早已屡见不鲜。在物质化的逻辑主导下,情怀失去着陆的温床,由超脱变得烂俗。如果一个人为了一时利益,已经不惜用公众的声望和母校的荣光做挡箭牌,那可真是利欲熏心。本来眷恋母校并不为过,但这份情怀永远不能成为商业营销的噱头。这位北大校友不仅僭越了情怀的去庸俗化,还变本加厉地向北大校友兜售无资质也无质量保证的口红。当情怀变成一种可供消费的元素,智商也开始进入税收领域,愈是可见这个时代精神状态的空虚。


就像王梓的文章,表面上理直气壮,高谈自己之所以耀眼,是多亏了北大校徽那抹红色的坚实支持,而私下却已经把这一抹历史底蕴抽象为价值变现的捷径。这一精致的利己主义心态,看似巧妙地将母校荣光和校友身份当成营销元素,把这些原本超脱物质利益而存在的普遍认知利用于变现,实则在貌似合理的语境下贩卖情怀、收智商税和情怀税以掩饰自身精神世界被利益架空的状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