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热”背后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04-13浏览次数:764

/闵元 责任编辑/吴杨


中国田协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328场,参赛人次超过280万,比2015年增加了130万人次,有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全国办赛数量有望达到500场。民众运动情绪高涨,参加马拉松赛已经成为健身新时尚。仿佛就在一瞬间,跑步成了中国最受欢迎、最具群众影响力、集竞技和健身功能于一体的田径项目。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各类“健康跑”的活动雨后春笋般冒出,从民间自发到各大商业活动,“约跑”已经成为民众生活新常态。可以说,一场奥运会,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关注物质需求,对于健康、休闲以及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由于饮食,作息,工作节奏等原因,人越来越呈现出亚健康的身体状态,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等疾病越来越凸显,在物质生活的基本温饱需求早已被解决的当下,人们正在投入更多的的精力来关注自身的长远健康。跑步,没有太多场地器械要求,没有性别年龄要求,也没有时间限制。有双合适的鞋子,在较为广阔的场地就可以进行,速度可以自己调节,可快可慢,自由度极高。


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让跑步变成了一种可以分享的社交方式,乐趣度陡增。功能丰富的各大社交软体,让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跑步成果,与其他用户实时交流互动。当然,朋友们也可成为跑步的监督者,用户持续分享的跑步记录,传播了一个又一个时髦、有趣、自律、且阳光的形象。这种重要的信息分享,让跑步成为一件新的话题谈资,一种可以共享的社会资源,一种新的精神催化剂和一种更多元的娱乐方式。


曾经,“金牌效应”是我国从上到下的统一价值观,因此发展重点都放在了竞技体育方面,斥巨资培养精英,培养能为国家拿金牌的运动员,而忽视了社会体育的发展。2012年8月7日伦敦奥运会,刘翔在跨第一个栏时旧伤复发摔倒,没能完成比赛,也因此迎来国人“骗子”“演员”“假摔”等扑面而来的辱骂。是怎样一种心态,使得人们仅因为奥运会上的一次伤败,而对一个为国夺得荣誉万千的运动员抱以如此狠毒的猜测?当年,运动精神只活在口号里,作为观众的人们,衡量运动员的唯一标准就是奖牌。


而近年来,体育发展项目重心渐渐转移到发展社会体育上来,运动风潮逐渐兴起,从看客到参与者,人们转变的不仅是对健康生活的态度,还有对竞技体育的价值观。2016年8月8日,巴西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傅园慧取得了第三名,并在接受采访时,以其滑稽有趣的回答迅速走红网络。显然网友对她的成绩并不关心,也没有人因没能拿到金牌就“满意”的回答而挑刺;除了傅园慧之外,张继科、马龙这些国内运动员,福原爱、李宗伟等等国外运动员也都在我国舆论圈里火了起来。“唯金牌至上”的价值观,悄悄在国人心中淡化了,人们更多体会到了何谓运动精神。


运动的包容性、广泛性逐渐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但是,从“跑步热”来看,我国体育运动仍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


首先,在一片“全民运动”的呼声中,为什么只有跑步“热”起来了?最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社会体育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而公共体育设施却成为了社会体育发展的一大屏障。为什么跑步成为运动的首选方式?因为它不受专业的场地限制,天气适合,随时开跑,这恰恰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社会体育的缺憾:公共设施缺乏,且人们无法充分使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常见的运动器材就是摆在小区楼下的几个踏步机,又或者是公园里那些年久失修的健身器材。类似于网球、游泳之类的运动,除了场地之外,还涉及到成本高的问题。这样一来,就连体育运动,也有了贫富差别之分。而多数体育馆,也只存在于市郊、或是各大高校,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去体育馆运动,也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工作,久而久之,体育场就变成了开演唱会的大型娱乐场。同时,“跑步热”不意味着“体育热”,全民健身不等于全中国人都健康,我们在概括现象的时候,总是以偏概全地将农村地区纳入,却并没有考量过他们的实际现状: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更别提公共体育设施了。有却不能用,用却不够,这就是我国体育设施的最大问题所在。仅仅跑步能“热”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长跑猝死”的现象屡有发生,是不是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了?能看到,热衷于跑步的人都是中青年等时间相对充裕的人,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跑步仍然是心头大患。其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没时间、没精力,把跑步与成绩挂钩,要求按照一定的速度完成至少800米的长跑,热身+跑步+休息拉伸的时间总和远远超过理想状态下“几分钟就跑完了”的说法,跑步时间成本被拉长,这对于现在学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孩子们来说,是“很划不来”的。无奈很多地方将耐力跑列入了中考项目,繁重的课业撞上不得不接受的体质检测,学生痛苦,会更加害怕跑步,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近日,不少高校推行新政策:学生使用APP每日打卡跑步,期末体育成绩与打卡次数挂钩。这一政策依然引来不少诟病,其中大多数则是:“运动强迫不来”、“为什么运动一定要是跑步才行?”有些人身体不适合长跑,又或者有些人的确讨厌跑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运动,如果以上述这些方式强制的话,只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在为学生身体素质着想的同时,更应该去考虑他们的诉求,考虑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他们现阶段需求的,这样的政策才能经得起考验,并值得长久推行下去。


说到体育教育,此处不得不提足球。“国足”现在已经被贴满消极的标签,体育教育该往哪里走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现任国家队主教练马尔切洛·里皮在访谈中说道:“中国有14亿人口,你能想象他们有多少孩子和适龄的足球人口吗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建设更多的足球草坪,培养更多的足球基础教练,建设更多的足球青训学校”。不仅是足球教育,摆脱体育教育单一化,才是真正实现“全民运动”的最佳途径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