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音踽踽十四载,梦回鸣箫声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7-06-01浏览次数:1113

文/朱嘉文 施玉琼 李凡

承千年精粹,继往圣绝学;扬时代弘毅,赏民族音韵。湖北经济学院苍龙音韵笛箫协会成立于2003年,协会以团结民乐爱好者为宗旨,致力于传播笛箫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校园生活,迄今已走过十四载春秋。在2007年至2009年间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社团,并且于20095月获得了省级优秀学生社团的荣誉称号。在历届民乐爱好者的惨淡经营下,协会不仅从最初仅有笛子、箫、葫芦丝三种乐器的社团,发展到了如今,二胡、扬琴、琵琶、古筝、陶笛、埙等一应俱全的程度,也使民族乐器为更多青年所接受、喜爱。


明明可以丢盔弃甲却选择了冲锋陷阵

  

你问为什么?”眼前这个男生略带腼腆地笑了笑,黝黑的眼里像在闪着光,“因为我们想保留那一部分喜欢民乐的人呐,哪怕只有一个,我们也想为他坚持下去。”


他叫彭郑辉,是湖北经济学院苍龙音韵笛箫协会现任会长。除去这个身份,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但在说这句话时,他眼中闪烁的光却一点也不普通。


最初他给人的印象并非是一个乐于表现自己的人,回答提问时沉稳低缓的嗓音也显得很平和,但在谈到自己的初衷时却显得不太一样,铿锵顿挫地说,“我想把协会作为一个平台,延续这日渐式微的传统文化。”接着他做了一个手势,两手合拢在一起,并解释其寓意是协会的大家都是一家人,“这么多人因为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形成协会这个大家庭,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我们想要守护这个家。”


在了解他们之前,很多人可能认为在这个时代还在坚守着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一定是群怪人吧。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依旧不被大多数年轻人认可。


围绕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之间的矛盾衍生出的故事其实已经有很多很多了,这里大概也只是其中平凡却又不那么普通的一个吧。


真正的高贵 热爱他们的热爱

  

201756日,武汉下着小雨,空气有些湿润,来到我们面前的是一群青涩的年轻人,和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区别,可能还有些羞涩,每问几下,他们都会下意识地笑笑,给人孩子般的纯净感。


在采访前我和同事施玉琼讨论,这会是怎样一群人呢?食古不化的书呆子,还是有着特殊背景的文化传人?在真正面对这群人后,一层困惑被解开了,却又渐渐引起了另一层困惑。


这群并没有什么特殊,反而更普通的学生为什么会选择传统文化,为什么要执着地去坚守呢?


听到我们的问题,他们略微有些困惑,可能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吧,他们徐徐说到:“各种民族乐器能从千年前流传到现在,在漫长的历史动荡演变后,还能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可以学习到,这不是很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吗? 想想有多少先贤为了传承这些文化做出努力,我们也希望能将这一部分文化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在这样朴实得近乎单纯的答案之后,他们想走的这条道路却从来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反而布满了荆棘。在这个时代,为什么传统文化会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呢,很多人归咎于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些传统文化。这的确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就算你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付出各种成本去学习一些脱离于年轻人主流之外的事物,仍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这么去做。可这群对传统文化念念不忘的青年学生偏偏就不同,他们还是选择身体力行的来传承它。


“其实遇到过很多不理解我们的人,就比如我们协会招新的时候,有些人对此就比较冷漠,大概还是给人有点小众的感觉吧。”对于这一点,他们露出了很无奈的表情。“不过只要我们做好自己,一定还是有希望的,我们不是总讲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首先要把我们自己修炼好了,那我们相信在这个国度传统文化永远不会没有发育的土壤,再说毕竟我们也是一所财经类的院校,在这方面相对一些理工类的院校来说已经很优势了。”


携飞仙谒民乐 承青春绝尘世


胡学亮是苍龙音韵笛箫协会的第一任会长。2003年,刚进入大学的他正值青春洋溢的年纪,面对社团招新,对民族音乐感兴趣的他迫不及待地就想加入这类社团,然而现实却让他深深的失望了,遍寻所有社团之后,他惊讶地发现学校根本就没有与传统乐器文化这一方面有关的社团。


“当时我就想着,既然没有这种社团,我就自己建一个。”对这个决定,胡学亮至今都觉得很骄傲。这句今天听起来很有魄力的话,在当年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初创社团嘛,只有三五个人,各方面都缺得很,场地、经费、人员都是问题。” 胡学亮回忆,他这个会长开始的时候就像个“光杆司令”一样,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他只能自己买笔墨、画宣传板招新。


2003年,协会第一次登台演出,除了费尽功夫请来了一位弹古筝的女生外,整场表演只有胡学亮一个人能出现在台上。“想过干脆就算了,放弃吧,但看到即使是在那样简陋的舞台下都坐满了观众,我就想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表演下去呢?”笛、箫、葫芦丝,他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诚,也因为这所学校、这些观众给他的鼓舞,获得了那种倾尽自己所学,也要把自己吹得最好的曲目献给了观众的勇气,一个人演绎了这样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当时连舞台的搭建都是请几个好哥们自己动手做的。”说到这里,他很感慨地对我们说,“现在是真的很怀念当年那段时光,你们要学会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啊!”


那场演出,时任湖北经济学院校团委书记朱磊也在台下,对于自己学校的学生能如此热爱传统文化,他倍感欣慰。“演出后朱书记就把我叫到跟前和我说,‘小胡啊,请你一定要为我们学校带出一支队伍来。’ 这种信任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让我有了一种责任感,我一定要把协会办好。”团委随后就给予了协会很大的帮助,并且随着学校对传统文化发展政策上的倾斜,场地人员等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说到这里胡学亮认为,这么多年来笛箫协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团委的工作,当时要是没有校团委在这方面的鼎力支持,协会只怕很难办下去。他很欣慰地说:“所以看到现在这群可爱的后辈们,我终于能无愧于朱书记的信任了。”


胡学亮现在离开学校也已经有十几年了,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选择回协会看看。“我和他们这些会长都挺熟悉的。”他挺欣赏协会每年举办民乐专场演出的时候都会邀请历任会长回来登台演出的这个传统,因为“从最开始一届一届延续至今,让我们这些‘老前辈’每年也能发发热,挺好的。”


这样一个一提到自己热爱的民乐,话匣子打开了就停不下来的人,谁都不曾想到过,他也是半路出家,从零开始走到今日的。与我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最初学习音乐时他走的反而是西洋乐器的道路,整整学了十年的钢琴,不错的天分和勤勉的练习还都让他得到过不少老师的称赞和比赛获奖的荣誉。但到了高中,思想日渐成熟的他发现自己还是魂牵梦萦在民乐之上,在经过一番艰难的思想博弈后,他毅然放弃了钢琴,决定四处拜访师傅从零开始学习笛子,并最终以竹笛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入了湖北经济学院,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我就没有胡学长那样传奇的经历了,传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协会已经趋于稳定了。彭郑辉坦承,比起自己略有点平淡的大学生活,对胡学亮经历过的那些事有些羡慕,“不过我们现在的稳定不就是十几代会长孜孜以求,不断奋斗才有的成果吗?”


“我们是一群普通人。”彭郑辉这样定义自己和身边还在坚持传承这种传统文化的伙伴们,“但普通人同样可以为这个时代,为这个国家做些伟大的事,这种伟大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影响力,能从身边开始就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苍龙音韵笛箫协会的青年朋友们为传统文化做出的努力,一定也能为这个国家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