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在华留学生不是国际化教育的正途

文/袁媛 责任编辑/吴杨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9-09-23浏览次数:468

新闻:2018年7月9日晚,网曝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强迫大二学生搬到条件较差的旧宿舍,把好宿舍留给留学生住。有多个疑似学校工作人员要求学生搬离宿舍的短视频被曝出。据悉,在楼道中,前来催促搬迁的学校代表在遭到学生拒绝后,发生言语上冲突,一男工作人员对学生称“你贵姓”“我在执法”,情绪表现较为激烈。

——澎湃新闻网7月9日

网友评论:@井藤树:宿舍门口是不是还要立个牌子“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

本刊评论:作为衡量国际化办学水平要素之一的留学生数量,其存在不无意义。而吸引足够数量且初具规模的留学生群体,仅仅依靠教学水平的完备显然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具备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良好的宿舍条件便成为题中之义。

给予留学生一个舒适的留学环境,对中国高校在国际上声誉威望的提升确有用处。但是过度厚待留学生必然引起社会舆论纷争,其中一个很现实的争论点就在于,它很容易被拿来与贫困生帮扶的实际作比较。

从一定意义上说,给予优秀留学生高额奖学金是不少国家的惯例,这无可厚非。但存在于各个高校的对留学生的优待,留学生公寓明显优于本国学生住宿条件,且在免学费的同时,给予不菲的资助……这引起的一系列对比,以及个别不良行为的放大,促使留学生话题已经趋于负面标签化。给予太多留学生“超国民待遇”的同时,却不能善待本国学生,这一点才是令人愤慨的关键所在。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是充裕而是不足,可对于留学生,财政的慷慨力度却可谓不惜一切。

诸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这一行为,不顾后果地大肆招收留学生,是念歪了经的中梗阻。对本应当置于关键位置的内涵式发展充耳不闻,却本末倒置地追求在校留学生数量的突破,以为数量上的突破是内涵式发展的体现,这种思想是极其危险的。留学生本身不是国际办学的展品,留学教育如何塑造这个群体才是。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与文化软实力并重的时代语境下,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对于展现这个国家科教文卫事业的进步大有裨益。但尽管如此,也要量力而为,适可而止。一个成熟的现代民族必须要有成熟的社会心理与之匹配。


总之,富养留学生不是国际化教育的正途。在招录留学生时,不应当存在自卑心理,不应自降身价,更不应以牺牲本国民众的权益去“富养”留学生,这种做法只会加剧民众不满,挫伤学校声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