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节令婚嫁生育饮食民俗

发布者:湖北楚菜研究院发布时间:2021-09-13浏览次数:219

荆楚地区的节令、婚嫁、生育等活动中,也有丰富多彩的饮食内容,值得回味。

(一)节令食俗

节日习俗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和欲求而创造出来的。特别是在荆楚地区,中国许多年节习俗形成并成熟于这一地区,这些年节几经嬗变,一直传延至今。
荆楚地区的年节具有数量多,节日形式成熟,构造复杂等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证明了它的载体文化是高度发达而成熟的,同时也证明了它自身也是高度成熟的。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两方面成熟的条件,才使得荆楚地区年节习俗如此绚丽多彩。
1.春节食俗

春节,俗话说:“腊八过,办年货。”家家户户腌腊鱼腊肉,碾糯米粉,泡糯米打糍粑,做小吃,打豆腐,宰牛鸡,福(伏)年猪(民间过年杀猪叫“福”,福作动词用)。直至腊月二十八晚“开油炸(锅)”,将年饭食品全部准备完毕。腊月二十九或年三十日,将家中水缸储满水,以后3天不能挑水。腊月三十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关于吃“年饭”的时间,各地不尽相同,有的是早晨,有的是中午,也有的是晚上,但不管什么时间,其食品之丰盛、进餐礼俗之讲究是任何筵宴不可比拟的。

正月初一开始,亲戚朋友相互拜年,彼此相邀畅饮,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止,民间谓之“请年酒”或“吃新年酒”。这段日子里真是“灶里不断火,路上不断人”。

近年来长江流域出土的简牍材料表明,战国秦汉时期南方楚地存在着很多里,里皆有其社。里社逢年过节也有一些饮食活动,云梦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中记载,该里人士伍丙因擅长“毒言”巫术,所以“里即有祠,丙与里人及甲等会饮食,皆莫肯与丙共杯器”(每年里社祭祠后进行会饮时,无人愿与他共用杯器)。所谓“祠”,当即社祭,说明同里之人一年内有共祭社神的活动,祭祀社神后的会同宴饮是此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杨华.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一般情况下,春节期间是要举行社祭的,这也与礼书的相关制度相合。
2.端午食俗
荆楚端午习俗更是撩人兴味,它不仅寄托了楚人对先贤屈原的缅怀之情,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现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端午又称“端五”“重五”“重午”“端阳”“地腊(道教节庆)”“女儿节”“浴兰”和“天中节”。
端午节的起源和发展与荆楚民俗有密切关系。汉代至魏晋是端午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南北朝至隋唐则是端午节定型化、成熟化的阶段,因为端午节中的许多风俗事象,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端午节最主要的节令食品是粽子。相传粽子始于汉代,是端午节投向水中祭楚人屈原的供品。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可见,最早的粽子是用楝叶包裹的。
后来,人们又改用菰叶来包粽子。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又云:“五月五日,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也。”《齐民要术》中又引《风土记》注云:“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荆楚岁时记》亦云:“夏至节日,食粽。”其注云:“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此外,《尔雅翼》卷一“亻丕”字注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云:“其菰叶,荆楚俗以夏至日用裹黏米煮烂,二节日所尚,一名粽,一名角黍。”
从以上这些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在南朝时,楚地粽子的名称已逐渐代替了角黍,其制作原料也由黍米改为主要用大米了,而且粽子也成为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日的节令食品。
事实上,所谓用竹筒贮米和包裹“粽子”,原是巴楚地域稻作民族制作主食的两种古老方法,制筒粽的方法是在新砍的竹筒中贮米注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制粽子的方法是以楝树叶或菰叶包裹黏米,用线缚紧,投水中煮烂,然后取出剥食。这两种制作主食的方法至今仍为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所沿袭。
端午节时在荆楚地区除吃粽子外,在鄂东南地区,端午节还要吃糯米饭或包裹糖馅的糍粑,有的还吃麦面馍。江汉平原地区,端午节兴吃芝麻糕、绿豆糕、盐蛋、鳝鱼。家家户户要腌一些鸡蛋、鸭蛋,农村小孩总是在这天胸前挂上一个用线网装着的咸蛋,互相逗乐。端午节还是食鳝鱼的最佳时节,这个时候鳝鱼肥美味鲜。
除了上述春节食俗和端午食俗之外,三月初三“上巳节”(又名荠菜花节)的饮食习俗尤具地方特色。是日,家家采地米菜煮鸡蛋吃,俗以为上巳日吃了“地米菜煮鸡蛋”可以清毒、免灾、治头晕。

(二)婚嫁食俗

婚嫁食俗是婚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容十分广泛,地区差异性也很大,这里仅对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食俗内容做一些介绍。
婚嫁食俗从相亲开始。鄂东南地区,如果丈母娘对新上门的女婿看不中,会做一碗鸡蛋面条给小伙子吃,若是明智的小伙子,他就会知道吃了鸡蛋就该“滚蛋”了。如果双方家长相看中意,则由男方提出订婚。民间订婚要备办订婚礼物(俗称聘礼),聘礼中有些食物是必不可少的,茶叶就是其中之一。明人郎瑛《七修类稿》中引《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隆。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可见聘礼用茶,有“一经订婚,决不解毁(改悔)”之意。
女儿出嫁,家母要在嫁妆中放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食品,以示期望,如在被子角放上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取其“早生贵子”之意,或在马桶(现在一般用痰盂)里放一些煮熟染红的鸡蛋和筷子,谓之“送子”。
新婚之日,男方要大摆宴席,民间谓之“喜酒”,婚宴一般分两天举办。第一天迎亲日,名为“喜酌”,第二天名为“媒酌”。喜酌的赴宴者为三亲六戚,媒酌的赴宴者为亲朋好友。在鄂东南地区,婚宴正式开始前,要先行一个“茶礼”。新娘在姑子的陪同下,给入席坐定的客人倒“喜茶”(旧时为红糖水),名为倒茶,实为认亲。小姑子给新嫂子介绍客人的称谓,新娘随后喊一声“××请用茶”,客人站起,接过茶杯喝完后,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放在盘中,新娘收起红包,再给下一位倒茶。一一倒完,茶礼结束,婚宴开始。
在民间,婚宴菜品的构成都有特殊的规定。农村许多地方,婚宴菜肴还有吃菜、看菜、分菜之别,所谓“吃菜”即是供客人在席桌上吃的菜。按理说,筵席上的菜肴都是可以吃的,但出于某种礼仪,有的菜却只能看而不能吃,谓之“看菜”。因为这道菜象征着某一种意义,此时它已成为某种寓意的寄托物。所谓“分菜”是指给赴宴宾客带回来吃的菜肴。分菜一般是炸制或烧制的无汁或少汁菜,常做成块状或圆子状,便于分装携带。菜肴一上桌,由席长或同席长辈分给每位客人,客人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布袋或手巾包好带走。

(三)生育食俗

十月怀胎,饮食为要。在民间,妇女怀孕后,为了达到预想的生育目的(生儿或生女)和顺利生产,总是采取一些饮食手段来加以影响。如:要求孕妇多吃龙眼(干品叫桂圆),以为多吃龙眼,生的孩子眼睛会像龙眼一样又大又明亮。荆沔一带,长辈总要孕妇吃藕,因藕多孔,多吃藕,希望孩子将来又白又胖又聪明,多长心眼。还有的地方要求妇女多吃猪脚,以求孩子将来走步早,会走路。
民间除了鼓励、要求孕妇吃某些食物外,还禁止孕妇吃某些食物。如禁止吃牛肉,说是吃了牛肉,小孩身上会多毛;禁止吃狗肉,以为狗肉不洁,食后会导致难产;有的地方还忌吃生姜,认为孕妇吃了生姜,出生的孩子可能是六指。此外,有的地方为了达到预期的生儿、生女目的,常采取一些饮食手段加以影响,如“咸男淡女”“酸男辣女”,等等,不一而足。
产妇进补最主要的方式是喝老母鸡汤,所以亲戚朋友送礼大多都是送鸡,产妇产后一般要吃二三十只鸡。有的地方还用红糖进补,说是红糖可补血。“产前一盆火,饮食不宜暖;产后一块冰,寒物要当心”,这是民间对产妇饮食的经验总结。
孩子出生后,亲戚朋友都要前往祝贺,主家则要设宴款待。亲朋好友送的礼物大多数是吃喝的东西,如鸡、鸭、肉、面条、糯米等。主家则举行隆重的“满月宴”或“九朝宴”来款待。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